
伴隨智能門控產業快速升級,技術創新與安全管理的協同發展成為行業關鍵議題。本次講座專注破解行業技術應用痛點,吸引近 200 名會員企業技術負責人、工程師及質量管控人員參與,現場互動熱烈,成果頗豐。
講座環節採取「權威解讀 + 案例分析 + 現場答疑」模式,邀請業內資深專家、國家安防標準制定參與者及龍頭企業技術總監聯合授課。在新科技應用模塊,專家團系統介紹 AI 視頻識別門的人臉識別精度優化技術、物聯網智能門控系統的遠程監控與數據分析功能,並通過實時演示,展示新產品在商業綜合體、醫院、交通樞紐等場景的適配性 —— 例如醫用無接觸智能門的抗菌材質應用、地鐵站智能門的高峰客流應急響應機制,讓與會者直觀感受技術升級帶來的效率提升。
安全規範解讀環節則聚焦行業痛點,結合《自動門和旋轉門安全要求》國家標準,針對自動門常見的夾傷隱患、應急停機故障、電路安全等問題展開深度剖析。專家通過近年來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,梳理出「安裝調試規範」「日常檢測要點」「故障應急處置流程」三大核心要點,並強調新技術應用需以安全為前提,例如 AI 識別門需同步優化「誤識別防護」「兒童與殘障人士通行保障」等功能,確保技術創新與安全標準同步落地。
現場互動環節中,與會代表圍繞「老舊小區自動門改造的安全規範」「智能門數據隱私保護」等問題積極提問,專家團逐一給出可落地的解決方案。來自江蘇的門控企業技術總監王先生表示:「過去對新技術的安全邊界把握不準,這次講座不僅更新了知識儲備,更學到了規範化的操作方法,對今後項目執行幫助很大。」
香港自動門總會相關負責人表示,後續將持續開展此類專題講座,並聯合行業資源編制《自動門新技術安全應用手冊》,免費提供給會員企業參考,推動全行業形成「科技創新 + 安全規範」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,助力智能門控產業高質量發展。